圖卡的力量(九):當圖卡遇見生成式AI(上)-圖片生成常見AIGC工具介紹
張瓊文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幼兒教育科課程督學
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生
朱晉杰 新北市市立安康高中秘書
一、前言
在圖卡產製作業中,筆者依據大量的實作經驗,歸納出影像處理、文字(案)編擬、整體版面配置等三部分,其中影像處理部分,若有人像在內,會涉及肖像權使用之問題,若使用插圖,需十分留意版權問題,因此在影像挑選與確認之程序上,常是圖卡產製花費許多時間的區塊。
ChatGPT於2022年11月橫空出世,這個由OpenAI開發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,讓全世界見證生成式AI威力,推出2個月用戶數即迅速飆破1億人,此後,各種生成式AI應用百花齊放,更新速度極快。生成式AI 能生成自然語言、影像、簡報、音訊、影片等多種類型的內容,利用生成式AI協助圖卡產製,是達成快、易、美圖卡教育行銷模式之一大利器。本文兩位筆者為多個跨縣市線上群組之主持人,致力於圖卡教育行銷與推廣AIGC(生成式AI)知識於教育應用(註1),而生成式AI所生成的影像,在教學上應用廣泛,主要包括個性化學習內容的提供、作業的自動評分、創造沉浸式學習體驗、提升互動學習效果、視覺輔助以及教育資料的深入分析等,因此以下就筆者之經驗進行分享,並聚焦於圖片生成的AI工具應用,供讀者參考與交流。
二、AIGC是什麼
在現今教育領域,「人工智慧生成內容」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, AIGC)呈現出其創新與革命性的潛力。AIGC透過學習和辨識現有數據,應用人工智慧技術以產生多樣化的內容,包括文字、圖像、音樂及影片等,AIGC技術的運用開啟了多種創新方式,筆者認為在AIGC在教育上的應用,有以下幾點特性:
(一) 教學材料的自動化製作:AIGC技術可依據特定教學大綱和課程內容,自動生成各類教學材料,例如教案、講義、簡報、練習題及評量卷。此舉不僅為教師節省大量時間與精力,亦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。
(二) 個性化學習輔助: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,AIGC能夠提供個性化學習支援。例如,在數學或語文學科,AIGC可以根據學生需求提供針對性的錯誤題目解析與回答疑惑服務,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學習內容,從而提升學習成效。
(三) 沉浸式學習環境的創建:利用AIGC技術,教師能夠創建逼真的虛擬學習環境,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。這種方法對於科學、歷史等學科尤其有效,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,並激發對學習的興趣。
隨著AIGC技術的持續發展與進步,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變得日益重要,為學校、教師及學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工具和體驗,展示出廣泛的應用潛力與前景。
三、常見應用於圖片生成的AI工具
在科技日益發達的時代,人工智慧(AI)的應用已經深入教育領域,其中,AI圖片生成工具因其創新性和多功能性,已成為教學和學習中不可或缺的資源。以下介紹幾款常見且筆者長期使用之AI圖片生成工具,探討它們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價值,並利用同一指令(prompt)來生成圖片(註2)。
(一)Midjourney
Midjourney是一款革命性的AI圖像生成工具,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。這款工具擁有卓越的圖片創建能力,可以根據使用者提供的文字描述,無論是具體、抽象或風格化,一次生成四張具有獨特性的圖像(如圖1),惟須使用英文指令,不接受中文指令。這些圖像作為教學的視覺輔助工具,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,也開啟了全新的教學方式。筆者認為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價值有下列四點:
1.創意與藝術教育:在這一領域,Midjourney的價值尤為顯著。它協助學生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的視覺圖像,從而提升他們的創意思維和藝術表達能力。
2.科學教育:Midjourney在科學教育領域同樣發揮重要作用,能夠生動地呈現複雜的生物構造、化學分子結構等科學概念,使學生能更直觀地理解這些概念。
3.語言學習:這款工具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,將文字描述轉換成圖像,增加學習的互動性和趣味性。
4.跨學科教學:Midjourney可整合來自不同學科的知識,如將文學創作與視覺藝術相結合,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全面興趣。
圖1 Midjourney一次可生成四張圖片
(二)Canva
Canva是一款創新的線上圖形設計工具,廣泛應用於教育和創意領域。這款工具提供符合資格學校的教師和學生都能免費使用教育版,並以其專業級設計功能和直觀多功能的操作界面,成為教育者和學生的首選。只要使用中文指令,並可搭配內建風格,一次生成四張圖片(見圖2,本次擷取生成結果較優之圖片),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價值如下:
1.教學材料製作:教師可利用Canva創造生動的教學演示文稿和教學海報。
2.學生專案發展:學生通過Canva製作報告和演示文稿,提升學術表達和視覺溝通能力。
3.校園活動宣傳:用於設計校園活動的海報和社交媒體推廣材料。
4.促進互動學習:Canva鼓勵學生發揮創意,在製作專案的過程中獲得實踐經驗。
圖2 由Canva生成之圖片
(三)Dall-E 3
Dall-E 3是由OpenAI開發的一款先進的AI圖像生成工具,其模型支援Bing、ChatGPT等AI工具,擅長根據文字描述製作圖片,其在不同AI工具之圖片生成如圖3所示。在教育領域,筆者認為它的多元應用體現了其實用價值:
1.提升學習體驗:教師可用它製作與課程相關的圖片,豐富教學內容。
2.啟發創意:在藝術與創作課中,學生可通過它將想法視覺化,激發創造力。
3.支援特殊教育:對視障或學習障礙的學生,可製作特定圖片輔助學習。
4.跨學科學習:可用於創建結合不同學科的教材,如歷史、科學、藝術主題。
5.語言學習:生成與特定詞彙、短語相關的圖片,幫助理解和記憶。
6.探索與實驗:教師和學生可用它探索不同概念,進行實驗,視覺化抽象想法。
圖3 左為Bing生成之圖片,右為ChatGPT生成之圖片
(四)Microsoft Designer
Microsoft Designer是基於人工智慧的圖像創造工具,具有顯著的創新潛力。這款工具對教師和學生極具幫助,生成圖片如圖4。筆者認為其在下列六個面向展現其價值:
1.創意加值:透過文字描述即可製作具體圖像,有助於課程材料的視覺化。
2.節省時間:自動產生圖像,減輕製作教學資源的負擔。
3.提升吸引力:透過吸引人的視覺效果,幫助學生理解複雜概念。
4.激發創造力:學生能透過此功能探索創意,培養創新思維。
5.多元與包容:提供多樣化圖像選擇,支持教育的多元化與包容性。
6.跨學科適用:從歷史到科學,語言學習到藝術,這功能可應用於各學科。
圖4 Microsoft Designer生成之圖片
根據學校或教育單位的具體需求、教學目的和學生的個人偏好來選擇合適的工具至關重要,筆者將上述四種AI圖片生成工具之優劣勢整理於表1,提供讀者參考:
表1 四種AI圖片生成工具之優劣勢
AI圖片生成工具 優勢 劣勢
Midjourney 鼓勵學生的創意和想像力;產生獨特的視覺作品。 對於尋求具體、教育性質圖像的教育工作者來說,可能不太適合。
Canva 介面容易上手,適合各個年齡段學生;提供豐富的教育範本。 在創造力和個性化方面可能有所限制。
DALL-E 3 提供高度創意和靈活性;能夠生成非常詳細和複雜的圖像。 需要精確的文本提示;對某些圖像類型有限制。
Microsoft Designer 易於使用,適合教育環境;與 Microsoft 產品生態系統緊密結合。 在創意和藝術表達方面可能不如專門的AI圖像生成工具。
四、結語
AI時代下,人類是否會被AI取代之相關探討尚未定論,但可預見的是若不跟上AI發展腳步,勢必會被比我們懂AI的人淘汰。從上面由AI工具生成的圖片可以看出,雖小細節如手指、臉部表情等仍有進步空間,但生成圖片之內容與文字指令內容差異不大,不過不同AI工具有不同的特性及適用範疇,使用指令亦有不同技巧,筆者將在下一篇進行實例介紹。
備註
註1 筆者與團隊於Line通訊軟體成立多個跨縣市公益性社群,其中一個聚焦於圖卡製作、教育行銷,名為「圖卡發電廠」,請參見https://line.me/ti/g2/aInc3Ev0teLyQSYZEbG9tEE6B-5dX-IBK8iNeg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
另一社群名為「AIGC創新教育發電廠」,致力於推廣AIGC(生成式AI)知識於教育的應用,使之成為教育現場的日常,請參見
https://line.me/ti/g2/ZKXFQbmDxnijCm5BTnN2383SOusiGg9sdl6gKA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
註2 圖卡生成指令如下:在臺灣的一間明亮且現代化的教室裡,一位臺灣籍女性教師正在課堂上指導學生。她站在裝有最新技術的智能黑板前,手持一支數位筆。學生們坐在他們的桌子前,專注地使用平板電腦來融入課堂學習。教室裡擺設著一些學術海報和教學工具,營造出一個鼓勵學習與探索的環境。天花板上掛著一些現代化的燈具,為教室提供了充足的光線。因Midjourney只能使用英語指令,其指令係利用ChatGPT翻譯而來。
點閱次數:7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