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600期

2017.6

搶救基本學力大作戰

期刊內容:確保每個學生具備一定基本學力,是一種挑戰;也是一種責任。國中基本學力屬於待加強者,占有相當大比例,「搶救基本學力大作戰」不能成為一種口號,應是政府和學校當前重要工作。

599期

2017.5

教師專業發展整合

期刊內容: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與日俱增,教師專業發展的各項機制也亟待整合,如何協助建構在職教師日新又新的專業,係吾人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理想。深信只要凡事盡心盡力,這個目標終將有圓滿達成的一天。

598期

2017.4

瀕廢小校新風貌

期刊內容:在少子女化、高齡化與社會結構改變的當下,學校的整併已經是常態,但整併不盡然是負面的,它也有積極的功能,這些積極的功能會幫助學校改變經營模式,讓瀕廢學校和整併後學校發揮出更大的功能。利用空間進行與教育相關的配置,引進社區力量等結合不同人際、社會資本的⋯

597期

2017.3

志工臺灣.共同營造友善社會

期刊內容:服務學習於1960年代,因為美國高等教育以及學生參與社會正義的需求和呼聲日漸殷切,同時配合杜威(Dewey)經驗教育的論述,服務學習因此在70年代於許多校園中蓬勃發展,到1980年代末期,更在許多深信服務學習具有極大教育潛力的有識之士努力下,美國教育委員會結合了校園⋯

596期

2017.2

校校是明星—高中職優質化與均質化

期刊內容:要適性揚才、就近入學,唯有將現有學校教育品質拉近,加強每個學校特色,才能吸引學生就近就讀,讓不論是強調學科的高中,還是著重術科的高職,在均質化方案的政策引導及資源挹注下,都能幫助國中學生多元展才。

595期

2017.1

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下一代?

期刊內容:基礎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,主要目標在於培養未來具有高素質的國民。基礎教育紮根厚實,照顧好每一位學生,讓學生在知識、技能或態度方面都有很好的學習效果,則必能培育優秀的人才,社會未來就會有希望。 為了確保個人接受基礎教育有一定水準,提升基礎教育的品質⋯

594期

2016.12

未來不是夢—特殊教育學生轉銜服務及就業輔導

期刊內容:身障者接受教育之後,仍得進一步面對社會的挑戰與考驗,並以實現每位身障者的人生意義為目標。如何在「就學」之後能取得合適的「就業」機會,轉銜進入職場以發揮所學知能,已成為當前身心障礙者權益的新課題。

593期

2016.11

起飛後才是挑戰—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

期刊內容:實驗教育三法公布實施之後,實驗學校如雨後春筍,即將邁向蓬勃發展的途徑。而此種非學校型態的教育所承載的「另類」歷史使命,透過「實驗」延續教育興革的任務,以突破窠臼慣性思維回應開放社會的需求,則是民主社會自由進步的象徵。

592期

2016.10

城鄉共學 幸福鄉約

期刊內容:跳脫原有學校成員對學校教育任務的思維與作為,透過團隊腦力激盪、匯聚群體智慧的歷程,以不同以往創新的方式,進而掌握「虛實並用」方式─如實體的互訪、虛擬網路視訊互動等來進行與夥伴學校交流、相互學習、體驗成長的活動,秉持「全球思維,在地行動」理念,透過學校⋯

591期

2016.9

建構校園防護網

期刊內容:預防校園犯罪事件的發生,絕非校園單方的責任,必須透過學校與社區、學校全校師生,甚至結合學生家長資源與學校的整體力量,才能發揮最高的效果。
到網頁最上方